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在教育系第一届教代会暨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12 00:00:00 浏览: 来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教育系,向大会报告我系升本以来的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意见。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前期工作回顾与今后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 2010年升本以来工作回顾

2010年升本以来我系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党政密切配合,紧紧围绕校系中心工作,通过全系师生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教育系“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系“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可喜的进展:新办学前教育专业和美术教育专业,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各1人,校优秀青年教师2人。科研方面,获得部级课题立项1项,省级课题立项4项,校级教改立项4项。

伴随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我系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十二五”期间(2011-2015)教育改革与发展方案。“十二五”期间我系将以教师发展和专业课程建设项目为载体,狠抓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目标性和计划性,促进我系人才培养水平的总体提升。

二、学科、专业建设: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调研基础上,组织教研室主任和专家审议,完成了小学教育(本科、专升本)、学前教育(专科)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全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继续修订和完善新增本科专业“学前教育”和“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方案,今年学校已将“学前教育”专业上报为本科备报专业。协助学校完成艺术系的创办工作。

2、配合教务处每年4月份“教学质量月”活动,抓教学常规管理,促队伍建设,坚持以老带新,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我系的教学水平。期间举办了教学观摩;师生“三笔字”比赛;“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完善教学文件:根据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的基本精神,制定完善系内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和执行。

4、经过努力,日前已完成学前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实验室工作流程机制;积极申报“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项目,获我校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经过调研、论证确定将“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作为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3年项目”。

5、课程改革措施:结合学校的教改课题申报,提出学科教学的课程改革方案。结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尝试在小学教育本科生中进行课程改革。

6、抓好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了加强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考察了本市十余所各种类型的小学和幼儿园,先后与宁德师院附小、市机关幼儿园等十余所学校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协议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坚定走千方百计引进专业人才与培养原有师资相结合的强师之路,大大改善了全系教师的专业、学历、职称结构,现在我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上升到75 %。每年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国内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或专题研讨;鼓励申报各级立项的课题;鼓励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资队伍已基本形成以正、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讲师、硕士为主体,较为合理的教学梯队。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压担子,结对子的方法使其尽快成长。今年选拔3名青年教师,参加学院的青年教师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对刚到校工作的年轻教师为其选派优秀老教师为“导师”指导教学,使其早日成为合格教师。

3、聘请多名省内高校的知名教授担任讲座教授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聘请10名职高、小学特级教师、幼儿园园长作为我系客座副教授和外聘教师、见习实习指导教师。

四、教研、科研工作

1、做好教改课题及其他各级课题申报的准备工作。积极引导年轻教师跟踪关注科研项目申报,并按时完成已获得的资助项目。在今年12月举办了教育系“首届学术论文研讨会”。

2、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教师在研课题包括教育部规划课题一项;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两项;福建省社科规划课题三项;教育厅社科A类课题五项;校级课题十六项。

特别是2013年,我系新增省新世纪人才一人,市优秀青年人才一人,苏佳老师被评为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全系教师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38篇。今年以来,全系教师在科研课题的申报方面有较大突破,获得省市校各级课题十二项,全系课题经费申报中纵向经费约达15万元,实现了较大突破。

3、建立了“民族教育与文化本位回归”和“家庭教育研究”等两个研究团队。教育研究所成为首批“福建省家庭教育试验研究基地”。

五、人才培养:

在考察、调研基础上,比较一些大学的办学情况,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学科发展规划。

1、结合今年校科技文化节,举办“教师职业技能”等多种形式的师范生技能竞赛和学术讲座,提升学生整体素质。选派2011级初等教育詹祥斌、陈喜凤同学参加全国首届“认知语言学与文学国际研讨会”。2012级学生郭桂婷同学以全校综合排名第一的考核成绩入选公派赴台交流生资格。2012年暑假,选派5名同学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系学生在综合素质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单项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三项。

2、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人格。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广泛交往,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根本有效的途径。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系列活动,比如,团日活动、社会调查、助残帮困、“三下乡”等,增进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和了解,扩大他们的视野,强化他们关注社会、热爱社会、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

4、继续开展“浸入式”见习活动和学前专业保育实习。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

六、规范常规管理。

1、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花大气力落实学院相关政策,采取了许多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督促老师按时保质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教师业务学习,统一办学理念。认真贯彻系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积极配合教务处、督导室完成教学检查任务。加强我系网站建设,提出建设意见,注重新闻及时上传。

3、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监考环节管理,狠抓考风考纪,全系上下多方动员,形成共识,使考风考纪有了明显好转。

4、加强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对毕业班毕业顶岗实习进行动员和安全教育,布置任务,发放实习回执、实习手册、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检查毕业生顶岗实习情况。

七、加强我系创收工作,成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初具规模。目前有育婴师培训、衔接考试等,但规模和效益有待提高。

八、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1、完成系行政办公场所的搬迁和电脑等办公设备的添置,布置了两个会议室,使我系的办公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2、班级的布置:窗帘的更新、购买新话筒等。

3、琴房、舞蹈房条件的进一步改善。钢琴每年进行一次调音。

九、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员辐射作用

三年来我系学生支部共发展正式党员23人,中共预备党员146人、入党积极分子385人,为我系的学生支部建设与学生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我系保持党员下班的优良传统。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每年的3月份开展以“雷锋在我身边”为主题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很好的培养了教育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关注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避免或消除由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

4、我系积极开展、组织各类有益的活动:历年来,形成我富有我系专业特色的活动,如“三笔字比赛、8分钟模拟课堂比赛、说故事比赛、书画作品展、下村小学支教”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我系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如历届的校运会、歌咏比赛、心理情景剧表演、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竞技健美操大赛、环保手工艺品展等活动均名列前茅。

6、实行大学生导师制,并成立“学生工作指导站”,对学生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指导。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切实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及时化解矛盾。

同志们,2010年升本以来,我系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欣喜的成绩。对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应当倍加自豪、倍加珍惜、倍加爱护。发展任重道远,工作充满挑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我系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高层次、理科人才缺乏)、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科研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迎接挑战。

第二部分 今后工作思路

2014年即将到来,今后的两年将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阶段,这期间我系将以教师发展和专业建设为载体,狠抓内涵建设,促进我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质量和特色意识,切实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1、落实发展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好学校“十二五”和我系“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我系的科学发展。

2、做好迎接小学教育评专业学士学位评估的各项工作,探讨成人教育和合作办学项目的新模式。做好与闽南师范大学合作办好“专升本”学生的培养。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申报等前期工作,争取今年招生。同时,扎实开展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实践。

3.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及实践教学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管理。组织教学检查,尤其要开展好本科毕业(论文)专项检查等,探索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文件。不断完善学前实验室的建设和经费投入,积极争取“教师教育实验中心”的建设,不断创新和提升实践教学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4、以学校的“教学质量月”为平台,积极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计划立项建设校级重点学科1个; 试点专业2个;校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 2门;校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每年资助2项左右;教学名师2—3名。力争在国家级、省级项目,特别是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的立项建设上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着“面向海西、服务闽东”的办学指导思想,适当调整专业方向,提升专业适应力和竞争力。至2015年,全系在校生规模争取达到800人,其中本科专业数达到2—3个。

5、继续开展系级教学研究与教改试验,引导和支持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研究与教改试验,以研究指导改革实践,以研究成果推进教育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倡和支持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和所任教学科、课程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等领域开展应用型研究。

积极鼓励课程教学团队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写真正适用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并体现我系教育特色的优质校本教材或讲义。至2015年,计划组织编写校本教材2—3部。

二、加大科研投入,稳步提升学系科研实力

1.做好项目申报工作。重点做好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副教授以上教师申报国家级等高层次项目,35岁以下年轻教师申报青年专项,认真做好省市级社科成果奖励以及校内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

2.加强产学研合作,重视学术队伍建设、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和教育研究所的建设工作,争取在省级科研平台建设上有所突破。

3、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学术论文研讨会”,使之成为全系教师学术交流的平台,调动和促进全系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1、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完善资产信息平台,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开展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推进标准化教室、标准化宿舍建设,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办公环境。

2、积极筹建我系教工活动室。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三字一话、多媒体制作技能、说课能力、组织能力),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至2015年,计划建设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并进入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五、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实践指导和训练功能。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指导,计划每年立项资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3项,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至2015年,力争有项目列入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参与全国性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好的成绩。

六、教师专业提升与教学梯队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职称教师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到2015年,计划达到教授2-3名,副教授6-8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积极开展项目合作、教师培训、教学改革、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展年轻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平台,每位有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挂钩联系1—2名年轻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推动教学梯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至2015年,计划建设校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

七、研究所建设

以学校的教科所(家庭教育中心)为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家庭教育的调研和研究工作,与基础的学校、管理部门联合,开展服务社会活动,不断提升研究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研究所和学校的社会声誉。

八、加强我系党组织建设

1、加强党员学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好支部的立项工作。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的主导作用。

3、组织做好党员下班制度,做好党员培训发展工作。

九、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和谐发展

1、抓好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培养有素质、有责任心的管理队伍。

2、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继续做好服务海西定点支教工作,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日常生活,陶冶情操。

5、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采用不同方式方法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就业率达到97%以上。

各位代表,2014年是学校和我系实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4年,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面对全校师生的信任和期望,我们一定要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教育系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上一篇: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讨

下一篇: 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在教育系第一届教代会暨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