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二)

发布时间:2025-03-07 11:46:22 浏览: 来源:

审核评估基本常识

10 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体多维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了以《自评报告》为主体,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等3份过程性报告和《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等3份结果性报告为两翼的“1+3+3”多维立体评价体系,为高校和评估专家提供更加丰富的评估依据,从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更加全面客观系统地呈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探索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的质量“闭环”评价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学校促进教师投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自评报告》是学校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评估指标,阐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形成的反映评建结果的写实性报告。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教育部评估中心以国家数据平台每年采集的本科教育教学数据为基础编制形成的报告,增加呈现学校连续三年的状态数据,同时提供三类八种常模,供参评高校自主选择、个性定制常模作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学校精准对标,科学决策,帮助评估专家从数据变化中查找学校工作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是面向参评高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数据报告,聚焦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和质量保障的过程性关键要素,从一线师生的视角检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与《自评报告》的印证比照,为专家评估提供佐证参考,为高校持续改进指引方向。

《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反映学校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常态监测。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分别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角度量化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结果。

11 新一轮审核评估如何强化持续改进?

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5年一次的周期性评估制度,强化持续改进,让审核评估“长牙齿”。新一轮审核评估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建立“回头看”随机督导复查机制,对整改期内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的高校,采取约谈负责人等问责措施,切实让评估整改“硬起来”。

实行限期整改和持续改进机制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把审核评估与学校“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的落实结合起来,把当前举措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有助于压实学校评估整改主体责任,形成内外联动的“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闭环,不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12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的初衷和用意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宗旨是“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既保证对国家负责,守好底线,又体现为学校服务,旨在引导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从本质上看,新一轮审核评估不是要给高校评出“优良中差”、划分等级,而是通过评估机构、评估专家对学校进行“会诊”,当好“医生”和“教练”,发现学校真正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整个评估过程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尊重高校的自主选择权和专家的专业裁量权,突出为高校提供诊断服务,而非“猫鼠游戏”。参评高校、评估专家、评估机构形成一个质量共同体,围绕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同题共答,共同研究推进,这就要求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看待评估,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自身短板,深挖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形成高质量“问题清单”。学校可就自评和他评中提出的问题与评估专家互动、研讨,共商持续改进提升之策。

13 学校如何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抓手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德树人为思想统领,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学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一是强化认识,明确立德树人中心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二是强化基础,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完整、全面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服务体制、资源保障条件等都要围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来谋划和建设;三是强化制度,学校建立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健全学校党委、行政定期研究立德树人工作制度,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推进,从体制机制层面建立健全立德树人“实举措”,形成培养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人工作格局。

14 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五条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5 教育的“四个服务”指的是什么?

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16 “三全育人”指的是什么?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7 什么是“以本为本”?

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18 什么是“四个回归”?

(学生)回归常识。学校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教师)回归本分。学校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回归初心。学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回归梦想。学校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19 什么是“八个首先”?

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上一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一)审核评估基本常识

下一篇: 优秀X2!“宝藏姐妹花”奖学金拿到手软,这背后的故事太好磕

【返回列表】